时间:2022-10-22 17:21 浏览::次
芥子园是李渔52岁之后,在南京营造的私宅,李渔在金陵一住二十年。一开始住在金陵闸附近,后来建造的芥子园,地址在何处已经难以确定,从李渔诗文中的信息,芥子园应该与“周处读书台”相邻,就是今天秦淮区老虎头附近。
芥子园建于康熙七年。李渔为了建造此园,四处募集资金,但是“所遇皆穷”,募集并不顺利,所得资金“不足营三窟,唯堪置一丘”。于是,李渔说:“地止一丘,故名芥子,状其微也。往来诸公,见其稍具丘壑,谓取芥子纳须弥之义”。顺便说一句,芥子纳须弥,这也是我斋馆号“一芥轩”的来历。
《芥子园画谱》是清末名士李渔的女婿沈心友,在家中所藏明代画家【慎娱居士,六浮道人】李流芳四十三幅课徒山水画稿的基础上,请画家王概【擅长花鸟画,兼善诗文治印】、王耆【之兄】、王臬【之弟】整理、增编,经过三年时间增加到133页,讲解山水画技法,再临摹古人山水四十幅,初集山水谱5卷,在康熙十八年木版彩印出版。因为是其李渔李笠翁赞助,遂用李渔金陵所居住的芥子园为名。
芥子园画谱广受欢迎,沈心友再接再厉,继续请诸升、王质绘制兰竹梅菊四谱八卷;请三王绘制花卉、草虫、花木、禽鸟二谱四卷,于康熙四十年出版。嘉庆年间书商用丁皋《写真秘诀》以及《笑晚堂画谱》集结成册,作为《芥子园画谱》的第四部分人物卷。
光绪年间巢勋将《芥子园画谱》重新描摹增编,用石板印刷。这就是芥子园画谱基本脉络。
在300年的传承中,芥子园风流不再,画谱广播人间。芥子园之名一致流传下来,成为一段佳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