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-10-22 17:10 浏览::次
老一辈的评书大师,袁阔成《三国演义》和单田芳《白眉大侠》等都很有名。八十年代初的时候,小广播里每天都有半个小时的评书节目。
对说评书的,可以说很多人都不识其人,只闻其声。比如王刚的名字,最早也是随着广播剧式的评书,《夜幕下的哈尔滨》出名的。另两部印象深刻的《康熙王朝》和《白马飞飞》要晚一些了。
每天中午听评书的时间,正好赶上吃饭,一家子坐一起,桌上只有空心菜和咸菜的日子,就指望着袁阔成的评书下饭,听得是津津有味。他讲到激战时绘声绘色,三英战吕布大战三百回合,夏侯惇拔矢啖睛尤其印象深刻。精彩处元元和哥姐们,往往都忘了吃饭……
评书相对于小说更口语化,也相似于小说与剧本的关系,更利于表演。加入了许多生活语言和动作细节描述,另外一点呢有不少象声词,如打鼓的"咚咚咚",马蹄"的的的”,刀剑枪"咣咣咣”的,能让听众身临其境有代入感。比起朗读者自然要生动形象有感情的多。
话说关云长带领五百校刀手,非止一曰来在长沙城外,找个依山傍水之地是:安营扎寨,埋锅造饭,锄草喂马,立营门,栽大杆,扯纛旗,关云长升帐办公,撒出探马,打探军情,"报一一",″将事报上!"........
后面更为精彩,下次再说,这就是评书,三国演义中一定没有。
但是娱乐表演性也削弱了文学性,发挥用的不好便,或添油加醋过度,如同注水加长的电视剧,冗长雍肿令人发困。记得有本小说里,写了个四川小军阀爱听评书(川人叫怀书),部队受令开拔,正好茶馆听到《半生缘》中孟丽君脱靴,舍不得走。谁知说书的讲了三个钟头,靴子也没脱下来,急得拿枪抵了说书人的头,"快说,到底脱还是未脱?!”…
而今文化生活丰富多彩,评书戏曲相声等传统艺术,都遇到观(听)众减少,市场萎缩的问题。除了怀旧再听听,如何多渠道多媒体地发扬光大,培育年青一代的爱好者,的确不是一人一日之功可成的问题。
袁阔成先生的评书《三国演义》发行,能让更多人欣赏,对于评书的推广,也有着长远的意义的。
一一世界。元元,金沙江边的小鱼儿,期待您的关注点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