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-10-19 01:02 浏览::次
安徽山清水秀,人杰地灵。南有秀美伟岸的黄山,西有擎天一柱的天柱山,其间有长江穿行东去,与淮河并行,安徽人民世代生活劳作在这里,创作了大量优美的民歌。安徽民歌由于地处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中间地带,从语言、习俗到气候都带有过渡性,因此,总体上富有南北风格并存与兼容的音乐特征。安徽地域广阔,各地人民群众在语言、生活、风情等方面都存有较大差异。根据地域的分布,可以划分为五个色彩区域。
皖北民歌粗犷朴实、色彩明快。如宿县、阜阳等地,由于地处淮北,在文化、语言等方面具有中原文化的特点,同时渗透楚、吴文化,民歌风格粗犷豪迈、节奏平稳、旋律起伏。代表作有《摘石榴》《地上黄河几道弯》等。
花鼓是我国一种民间歌舞,南宋时期就有记载,是由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击鼓演唱发展而来,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,男敲小镗锣,女打小花鼓,边歌边舞,有时增加乐器伴奏。各地花鼓的风格、曲调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