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-10-15 23:20 浏览::次
有个词不知道你听过没有,就是“丈量”。这个“丈”,指的是人的步长。
古人两步即一丈。
那么古人的步长再大也大不过现在的一米。
古代中国的长短,各朝代也不一样,《史记·禹本纪》说,大禹定自身为一丈,以其十分之一为尺,因此男子叫“丈夫”。夏尺实际只有今日市尺的4寸8分,大禹只有4尺8寸,仅1.60米高。有关专家根据各种古籍,推算出历代一尺的长度:战国一尺为22.5厘米;汉朝为23.1厘米;三国24厘米;晋24.5厘米;南北朝24.2—29.6厘米;隋29.6厘米;唐30厘米;宋31.2厘米;明、清32厘米。
划算成现在的度量衡,古人的平均身高,也就在一米七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