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-10-08 08:59 浏览::次
青楼普遍并不能说明古人更加开放,因为现代社会之所以禁止这种行当并非是因为观念倒退所造成的,而是从人权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这种问题的。
青楼最早是管仲设计的,管仲是法家的先驱,法家有一个特点,那就是特别注重实用性,甚至可以用一些比较极端的方式。管仲最初只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,维护社会稳定才设计的这种机构,后来被其它国家相继模仿。
在二战的时候,美军和德军为了解决士兵的生理需求都想过很多办法。美军甚至邀请当时著名的影星玛丽莲梦露到前线慰问士兵,而日本也有臭名昭著的“慰安妇”问题。你可能觉得这是外国人才有的问题,但实际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我国就存在营伎。
据《吴越春秋》记载:“越王勾践输有过寡妇于山上,使士之忧思者游之,以娱其意”。这就是最早有记录的营伎雏形。越国最终能够击败强大的吴国,是勾践听取了文种的伐吴七策,其中有一条就是“遗之美好”,就是说进贡美女给吴国,其本质和管仲设立女闾是类似的,管仲设立女闾也有外交赠送和吸引人才的作用。其中外交赠送其实就是和越国进贡美女给吴国类似,而吸引游学士子其实和勾践“输有过寡妇于山上”的功能也是类似的,就是激励士气,提高忠诚度。
在东晋时期,由于玄学的兴起,出现了一大批不守封建礼法的文人,凡是礼法所倡导的,他们偏要去反对。阮籍曾说过:“礼法岂是为我辈而设”,谢安在出仕前整天携带着妓女畅游于山林之间。实际上这是一种颓废而又自闭的心态,在晋室南渡之后,朝政有世家大族控制。北伐无望,在军事上注定没有建树,又不愿依附世家大族的文人士子都有一种自暴自弃的心态。他们厌恶世俗,开始放浪形骸,追求一种短期的精神刺激,所以五石散在当时很流行。而公开狎妓也成了一种对抗世俗的方式。
到了唐宋时期,社会相对稳定,国力也相对强盛。而魏晋时期的文人雅士也受到了许多人的推崇,当然好的学不好的也学。李白在《江上吟》上写道:“美酒樽中置千斛,载妓随波任去留”。在初唐和盛唐的时候还比较含蓄,在晚唐的时候就已经非常豪放了,比如杜牧就留下很多关于青楼的诗篇:“十年一觉扬州梦,赢得青楼薄幸名”。还有对青楼女子的直接描写:“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”。
到了宋朝可以说青楼楚馆的描绘到了一个一个新的高度,宋词中对青楼中的风流韵事也都描写的相当露骨。这种事甚至被当成一种文雅的风尚,广为流传。
其实这种现象是古代礼教发展对人性束缚造成的,在封建伦理家庭特别是士大夫阶层,在任何场合都要讲究规矩,而且古代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一般也不高,至少和科举出身的士大夫没法比,这就造成了一种观念上的落差。在宋朝很多青楼女子都会教习诗词歌赋,甚至在明朝的流行养瘦马的行当,这就是培养的高级妓女。真的是诗词歌赋样样精通,不但能满足生理需求,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。
这种方式其实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,没有收入来源的女性,在古代未必能够生存下去,而妓院也提供了一个收容场所。而相应的也对于人们的生理需求,毕竟堵不如疏,这样统一管理,既可以减少犯罪率,又增加了财政收入。但是这是以践踏女性人权为代价的,这是现代社会所不允许的。
如果我们再看一下,现代法律所禁止的是卖淫这种活动,它所强调的是交易这个事件,而不是发生关系这个事件。现代社会从来没有禁止过男女之间发生关系,但是它应该是双方自愿并且不是交易性质的。你见过什么时候警察会管男女朋友之间发没发生关系,尽管他们不是合法夫妻,但是因为没有存在交易,这就不是警察所有插手的范围。
所以这个问题其实不是观念开放与否的问题,而是涉及到一种体制最核心价值观的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