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-10-08 05:49 浏览::次
老公一下班,贱兮兮地把我拉到房间,说要给我一个惊喜,是一条漂亮的项链,刚想夸他两句,接下来的话让我简直难以接受。
那天是星期五,我下班回来坐在沙发上看电视,婆婆嘀嘀咕咕在房间讲了好久的电话,还刻意压低声音,我也懒得听,干脆刷起了手机。
老公下班后,一脸贱兮兮地把我拉进房间,掏出个精美的礼盒,说给我个惊喜,我打开一看,是一条漂亮的项链,我很喜欢。
可是,不年不节的,干啥送我礼物呢,他看我心情不错,满脸堆笑地和我商量说,他邻居打算拖家带口来我们这边旅游,有6口人,他们人生地不熟,想请我们当导游,也想来我们家玩一下,我们买了房子,他们还没来玩过,正好认认门。
我本能地拒绝,我本身就不喜欢去别人家,也不喜欢别人来我家,我喜欢安静的环境,一大家子过来还不得把人烦死,还要伺候吃喝,家里搞得脏兮兮的,我上班都快累死,哪有这闲工夫,而且多不方便啊。
我老公说,我婆婆已经替我们答应了,我听了真的好火大,凭什么招呼都不打就替我们做主,怎么说我也是家里的一份子吧,我气得直接说:“谁答应的谁伺候,我可不管,也不准带家里来。”
可是老公把房门关上,小声和我说起了一段往事。
原来,这个邻居对于老公而言,是有着不同意义的,他小的时候,公公婆婆经常吵架,一吵架就闹离婚,两个人都心大,都不理孩子,每当这时,好心的邻居总是把老公带家里去,让他在家里吃饭。
有一年,公公婆婆又打了一架,之后两个人都出门打工去了,老公那时候读初中,整整一年,没有人给他汇过一毛钱,也没有打过一个电话,老公心里很害怕,觉得自己被遗弃了。
他老家的房子早就年久失修,倒了,可是父母都没管过,顾着自己潇洒,赌气。
放寒暑假,他总是这家亲戚家住几天,那家亲戚住几天,后来住得实在不好意思了,老公就回到自己家的破房子,蹲在屋前哭,他口袋没有一分钱,也不知道该去哪里,心里更加的不安。
邻居听到后,觉得他好可怜,也知道他的处境,就把他接到家里住,没有区别对待,他的孩子吃什么,我老公就吃什么。
那个年代真的很穷,经常是红薯和大米、南瓜混着煮,可是对于老公来说,只要能填饱肚子就是最好的食物。
邻居一家对他很好,让他安心住,别有心理负担,都是邻居,半个亲戚。
半个月后,老公的亲伯伯知道后,才又把老公接回他家住了,临走的时候,邻居还给了老公几毛钱,让他买点好吃的,如果没地方住,欢迎他来他家住,把老公感动得直哭。
老公小时候欠了很多亲戚邻居的人情,所以每年过年,他总是会买上很多礼物送到他们家里去,感谢他们当年对他的照顾。
所以,这次邻居说过来旅游,邻居先问的婆婆,婆婆马上就答应了,如果拒绝,那多令人寒心啊,且不说当年的情意,乡里乡亲的,别人也没说要你怎么着呢,为什么要这么着急下决定呢。
我听了老公的故事后,才知道为什么他每年都去给这么多人拜年,也理解了他为什么和公婆没那么亲昵。
我和老公结婚了,他欠下的人情自然就是我欠下的,我觉得我有义务帮他处理好这些关系。
于是,我答应了邻居一家6口过来我们家玩,他们愿意住就住,不愿意我就给他们订酒店。
邻居们是国庆节趁着假期来的,我们一家人开车去接他们,车子坐不下,又叫一辆车。
我和他们不熟,起初他们很拘谨,小心翼翼地,进门就想脱鞋,说别把地板踩脏了,我笑着说:“不用了,地板就是用来踩的,我都好久没搞卫生了,当自己家就好。”
他们才稍微放松了点。
我给他们端茶倒水,婆婆和老公在一旁和他们聊天,说着小时候有趣的事,哈哈大笑。
我则去厨房做饭,他们的家乡话我听得一知半解,聊天不行,做饭还是可以的。
吃完饭,他们说要去订酒店,婆婆留他们在家里住,能省一点是一点,邻居老两口是跟着女儿女婿过来玩的,他们节约了大半辈子,最讨厌的就是铺张浪费。
再说了,老家来人,他们出去住酒店传出去也不好听嘛,家里能住得下当然住家里了。
他们客套了几句,就在我家安顿了下来。
邻居的女儿对我说:“本来我们打算自己过来玩,不惊动你们的,可是我爸爸说你们都在这边住,都到家门口了,不进去打个招呼不好,毕竟大家都是这么好的邻居。”
我笑着说:“叔叔说得没错,你们如果不来,我婆婆知道了可是要生气的,就当是自己家,别那么客气哈。”
后面几天,我们带着他们去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美食,去民俗村体验风土人情,还带他们去了影视城参观,他们玩了三四天,都是我们自掏腰包的,花了些钱,有些肉疼,但毕竟也就那么一次两次,还是可以承受的。
虽然那几天真的很累,但玩得很开心,还增进了友谊。
如果是平时,我们都懒得出门,这次他们过来,我们也趁机故地重游,别有一番收获。
我之前还担心会不会有什么不方便,但我发现,在我们家住的那几天,他们都非常有素质,没有别人说的卫生习惯问题,更没有在我家翻找乱动,做到了一个客人该有的分寸感,我们相处得非常融洽。
哪怕是有一些不自在,也无伤大雅!
本来还想他们多玩几天,可是他们说家里还有事,年轻的也要回去上班了,就不打扰我们了。
临走的时候,还一再地感谢我们的盛情款待。
他们离开后,我开始整理房间,准备把床单被罩拿去洗,结果在枕头底下发现了一个信封,里面有3000块钱,还有张纸条:
“感谢你们一家的热情款待,我们很感动,这是这些天的花费,也许不够,一定要收下,请笑纳,我们是永远的好邻居!”
我赶紧拿出去给老公,老公看了纸条,眼圈有些泛红,邻居知道我们上有老,下有小,不想让我们破费,所以才以这种形式把钱给我们,这哪里是钱,分明是一片心啊。
在这件事上,我给足了老公和婆婆面子,他们都夸我懂事,我们的家庭关系更加融洽了。
网上经常看到有些人说农村人怎么怎么没素质,怎么怎么贪小便宜,其实农村人才是最朴实,最敦厚,待人最真诚的人,他们都非常质朴,有时候他们来城里走亲戚,并不是图什么,只是觉得城里有个熟人,过来看望看望,走动走动,拉拉家常,维系好彼此的一份感情罢了,反而是有些所谓的“城里人”,心里总是端着一杆枪,时刻提防着别人,其实是自己狭隘了。
“农村邻居家七人到我的城市游玩,让我出钱接待,怎么拒绝不得罪人?”
通常来说,如果是普通邻居提出这种要求,父母都会替儿女直接拒绝,因为一般的父母不会给儿女添堵,更不会把球踢给你。
而你父母和你说了这事,而且还说了七口人会来,那么只会存在两个事实:
1、你父母嘴笨,不会沟通,所以把皮球踢给你。
如果你不想他们来,直接可以告诉他们,你这段时间都在外地出差,短时间内不会回来,如果他们要过来,你很欢迎,但要等你出差回来才能好好带他们去玩,至于时间,你也不能确定。
一般你这样说,别人也能理解,毕竟工作因素是不可控的,也能保留了双方的面子。
2、你父母受过邻居的恩惠,不好当面拒绝邻居的请求。
所谓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,当年他们帮助了你们家,如今他们不过是要过来旅游,而且至于钱的事,无非是你们自己的猜测,只要是个正常老百姓,都不可能会让一个邻居出钱出力的。
哪怕他们真的打算让你出钱出力,就当是还了当年那份情吧,如果经济实力不允许,就选择小众一点的景点,低端一点的食宿,相信别人也能理解。
我认为,其实是你们多想了,邻居只不过是知道你在那个城市工作,对于本地的风景名胜,风土人情比他们更加了解,毕竟他们人生地不熟,有个熟人可以减少很多麻烦,别人并不是想要你出钱去供他们旅游,也许别人不过是顺口一说罢了。
如果你实在怕,就参考第一点的做法,注意沟通技巧,把话说得漂亮圆满一些,毕竟远亲不如近邻,邻居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,还是要友好相处的。
总之一句, 不要妄加猜测别人的意图,分析其中的利弊,互相理解,综合评估自己的实力,以邻里和睦相处为前提做事,错不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