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-10-07 21:44 浏览::次
作为一名家长,孩子出现了上述情况,家长心里一定非常焦灼,这种心情我们是理解的。但急也无用,关键要找出孩子现在不愿意学习的原因,才能有的放矢的对孩子教育。
一是随着年级的增高课程难度的增大,孩子对新知识学不会。
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分水岭。三年级相比一二年级来说,课程的难度逐步增加,深度也增加。对适应性较差的孩子来说,对新知识的接受就感觉到比较困难,孩子产生了畏难心理,对新知识有抵触的情绪,老师上课讲的知识总是感觉自己学不会,所以就产生了厌学的情况。
到了三年级,孩子的身高变高了,智力增长了,对外界接纳的信息多了,可能会受到一些不良风气或者高年级孩子的影响,思想发生了变化,突然之间变得心绪不定没法学学不进去了。
这种孩子虽然不是多数,但是还是有不少孩子是这样的,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,提不起兴趣,一看到书本,一做作业就提不起精神,走神,东张西望,导致成绩越来越差,就更没有学习的心情。
让老师多注意孩子,多提问孩子,并降低提问的难度,多给孩子一些鼓励,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体验,从而增强孩子学习的自信心。
孩子在家里做作业,家长要适时进行指导,并检查好孩子的家庭作业。
家长就必须用一点特殊的首段,针对孩子的兴趣,孩子想做的事情给孩子立下目标。例如,孩子喜欢打游戏,那就告诉孩子,下次考试考到班级多少,就给买一个游戏机。但这种手段不能滥用,用的过多,会导致孩子过度追求物质享受,总认为学习是为了买玩具,得红包。学习的功利性太强,淡化了学习的本意。
打骂能解决问题,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。如果你的孩子胆子小,脾气比较温和,有限度的打骂应该是效果不错的。家长打骂孩子也要有度,俗话说“一打二吓唬”,象征性地打孩子的屁股还是能起到震慑效果的,能起到惩戒的作用。
如果你的孩子性格刚强,脾气比较硬,打骂的效果就不明显了。还要以攻心为上。给孩子讲道理,讲励志故事,讲家长小时候受的苦,也许能激起孩子学习的涟漪。